《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公元353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写下的。兰亭位于绍兴的西南部,距城约13公里。根据历史记载,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并乘兴写下了这篇序文。
《兰亭序》全文共28行,324字,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段千古传奇。关于《兰亭序》真迹的去向,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目前并没有定论。一种说法是《兰亭序》随唐太宗李世民葬于昭陵,另一种说法是它可能被唐高宗李治带到了与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乾陵中。然而,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因此《兰亭序》的真迹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