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测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三极管的类型
使用万用表测量基极(B极)与其他两个电极(发射极E和集电极C)之间的正向压降。
NPN型三极管:基极压降约为0.6V至0.7V;PNP型三极管:基极压降约为0.2V至0.3V。
测量基极
将万用表的红表笔接触三极管的某一极,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极,直至找到基极。
确定发射极和集电极
比较基极与另外两极间的正向压降,压降较大的为发射极,较小的为集电极。
测量直流参数
发射极-基极电压(VBE):正常情况下,VBE约为0.6V(硅材料)或0.2V(锗材料)。
饱和区电流放大倍数(hFE):使用万用表的电流档位,测量基极电流(IB)和集电极电流(IC)的比值。
饱和区饱和电压(VCEsat):测量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
测量交流参数
频率响应测量:输入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频率极限测量:逐渐增加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在路电压检测
确保电路板通电,使用万用表在路测量三极管各引脚的对地电压,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使用数字万用表
将万用表调到二极管档,假设待测三极管的其中一脚为基极,用红表笔接触假设的基极引脚,黑笔接触另两脚,如果两次测得的电压值在0.6---0.7V间,则先前假设的引脚就是实际的基极。
判别三极管的性能
通过测量穿透电流ICEO,可以判断三极管的性能。
判别高频管与低频管
在测量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向电阻值时,先用RX1k档,再用RX10K档测量,以判断三极管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
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的检测
测量基极-发射极等效二极管的电阻,以检测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注意在测量时遵循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