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晶闸管)的接线方法取决于其应用,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接线指南:
基本接线方法
相位控制整流
将可控硅的阳极(A)连接到交流电源的一端。
将可控硅的阴极(K)连接到负载(如加热器)的一端。
负载的另一端连接回电源的另一端,形成完整的交流电路。
门极(G)通过触发电路(如脉冲变压器、光电耦合器)连接到控制信号源。
交流调压
类似于相位控制整流,但可控硅的门极触发相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从而调整负载上的电压波形和大小。
无触点电子开关
可控硅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待控制电路的两端。
门极通过控制电路接收触发信号,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
过电压保护
将可控硅与串联的压敏电阻或稳压二极管并联。
注意事项
控制极(G)接线:需要接到控制电路中,以控制其导通和截止。
阴极(K)接线:需要接到电源的负极或地线上。
附加阳极(A2)接线:是可控硅的输出端,需要接到负载上。
测量和测试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确保可控硅处于良好状态。
对于单向可控硅,测量时应确保在交流半波内任意时间触发可控硅,例如10微秒的脉冲。
对于双向可控硅,可以通过改变G极触发脉冲时间来控制输出电压的高低。
三相可控硅电力调整器
将电源的三相交流输入线分别连接到可控硅电力调整器的输入端子上。
将电源的接地线连接到可控硅电力调整器的接地端子上。
将负载的三相线分别连接到可控硅电力调整器的输出端子上。
选择合适的电位器,并将其连接到可控硅电力调整器的控制电路上。
通过调节电位器来改变可控硅电力调整器的输出电流或电压。
可控硅模块
将可控硅模块的输出端子分别接到控制电子板的两组输出端。
将可控硅的三个极(阳极、阴极、控制极)分别接到相应的电源和负载上。
触发板
对于交流可控整流输出电路或交流调压电路,使用触发板分别触发两个可控硅。
触发板的G1、K1与G2、K2引线端分别接第一个和第二个可控硅的栅极与阴极。
请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并确保在接线过程中注意电源的极性,以及控制电路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