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地理、神话文献,其内容涵盖了广泛的地域范围,包括了中国古代所知的许多山川、河流、湖泊、岛屿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族文化。根据历史文献和地理研究,可以大致确定《山海经》所描述的地域范围如下:
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至湖南西部,南至广东南海,涵盖了今天的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五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至陕、甘秦岭山脉,北至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
北山经:西起内蒙古、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至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古阴山以北。
东山经:包括今天的山东及苏皖北境。
中山经:涉及中原豫州河南西南巴蜀一带。
此外,《山海经》还描述了部分中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地理特征。
《山海经》的作者传统上被认为是伯益,他据说跟随大禹治水,并记录下了当时所知的地理知识。
《山海经》的内容不仅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现代地理学、民族学、神话学等领域也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