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也称为三伏,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最炎热时段的开始。它的计算遵循以下规则:
确定入伏日期:
通常在 夏至后的第三个 庚日开始,庚日是指天干地支中带有“庚”字的日子。
暑伏组成:
暑伏由 初伏、 中伏和 末伏组成。
初伏:从入伏的第一天起,持续10天。
中伏:从入伏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可能持续10天或20天(取决于是否跨越了立秋)。
末伏: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
总天数:
暑伏期间总共为30天或40天。
例如,如果某年的夏至是6月21日,那么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起,就是入伏的第一天,之后连续三个“伏”天,分别是头伏10天、中伏10天、末伏10天,共30天。
请注意,每年入伏的具体日期都会有所变动,需要查阅当年的农历或气象资料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