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其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地区。根据历史记载,乌桓最初起源于东胡人,这是古代东北亚的一个民族群体。在公元前206年左右,当匈奴王冒顿单于消灭了东胡人联盟后,一部分东胡人撤退到内蒙古赤峰市附近的乌桓山(又称赤山)下定居,因此得名乌桓。
乌桓民族在其活动的历史阶段中,曾经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并且在三国时期,其疆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然而,乌桓国最终未能持续其独立地位,在公元207年被曹操率领的大军所灭。此后,乌桓族逐渐与周边的汉族、满族等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和文化传承。
现代关于乌桓的考古学研究表明,乌桓山位于今天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西北大约140里的地方,即大兴安岭山脉的南端。尽管乌桓山的位置可以视为乌桓民族活动的一个中心,但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乌桓民族在整个历史时期的活动范围,因为乌桓族的活动区域随着时间和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