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表的格式和添加方法取决于你使用的操作系统。以下是不同操作系统中路由表的编写方法:
SuSe Linux
在 SuSe Linux 系统中,路由表信息被存储在 `/etc/sysconfig/network/routes` 文件中。该文件的格式如下:
Destination Dummy/Gateway Netmask Device
180.200.0.010.200.6.201 255.255.0.0 eth0
180.200.3.170 10.200.6.201 255.255.255.255 eth0
default124.29.118.1 0.0.0.0eth1
Destination:目的网络或主机IP地址。
Dummy/Gateway:默认网关或通过其可访问的网关。
Netmask:子网掩码。
Device:该路由从哪个设备(网络接口)出去。
添加或修改后,需要运行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命令以使更改生效。
RedHat Linux
在 RedHat Linux 系统中,可以在 `/etc/rc.d/rc.local` 文件中添加路由表信息。例如: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touch /var/lock/subsys/local
在 rc.local 中添加路由表信息后,系统启动时会自动执行该文件。
Windows
在 Windows 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提示符(CMD)添加、删除和修改静态路由。例如,添加一条路由表的命令如下:
route add 60.232.142.40 mask 255.255.255.248 192.168.100.250 metric 3 if 2
这条命令将添加一条路由记录,所有到 `60.232.142.40/29` 网段的数据包都将通过接口 `2`(网卡)走 `192.168.100.250` 的网关,优先级为 `3`。
通用格式
路由表的一般格式包括以下字段:
Destination(目的地址):标识 IP 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Mask(网络掩码):与目的地址一起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
Gateway(网关):下一跳 IP 地址,说明 IP 包所经过的下一个路由器。
Interface(输出接口):说明 IP 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Metric(度量值):路由信息的来源和优先级,当到达一个目的地的多条路由优先级相同时,度量值最小的将成为最优路由。
总结
不同操作系统的路由表编写方法有所不同,但都遵循基本的路由表格式。在配置路由表时,建议先了解所在操作系统的具体要求和命令,以确保正确无误地添加或修改路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