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是化学中用来表示原子或分子电子结构的一种方式。以下是电子式的基本规则和步骤:
原子电子式
确定最外层电子数:
根据原子序数确定最外层电子数。
排列电子: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最外层电子,排列在元素符号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最多不超过2个电子。
成对电子:
成对电子应排列在同一方向上,单电子则分别排列在不同的方向上。
离子电子式
金属阳离子:
失去最外层电子,电子式中不再显示原最外层电子,但需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带的正电荷数。
非金属阴离子:
获得额外的电子,将得到的电子用“[]”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的负电荷数。
共价化合物电子式
共用电子对:
在两原子之间用线段表示共用电子对。
未成对电子和孤对电子:
将每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和孤对电子也画出。
化学反应电子式
原子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可能发生变化。
电子式变化: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时,用“→”表示电子的得失,形成前后分别用原子的电子式和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
电子式绘制工具
Microsoft Word:插入形状和文本框,输入电子式符号后调整大小和位置。
KingDraw:使用电荷工具添加电子,并调整电子位置。
示例
氢原子:`·H·`
钠离子:`Na+`
氯离子:`[Cl]-`
共价化合物(如HCl):`H—Cl`
铵根离子:`[NH4]+`
氢氧根离子:`[OH]-`
请根据上述规则在相应的软件或手工绘制电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