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起字(表字)的习俗通常遵循以下规则:
命名时机
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成人礼)时取字。
女子在十五岁行笄礼(许嫁)时取字。
取字目的
起字是为了表示尊敬,尤其在祭祀神灵和先祖时,不直接称呼先祖的名。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通常与名形成表里形式。
取字方式
意义相同的:表字和名意义相同或相通,如“屈平,字原”。
意义相近的: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互为辅助,如“梁鸿,字伯鸾”。
意义相反的:表字和名意思相反,如“曾点,字皙”。
意义相顺的: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如“宰予,字子俺”。
取字对象
字大多由德高望重的前辈、师长或长辈取定。
取字的社会文化意义
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期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其他注意事项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或尊辈只许称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直呼其名被视为不尊重。
以上是古人起字的一些基本规则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