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的固态降水物。积雨云是一种强烈的对流云,通常伴随着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充足的水汽,云体高大,云顶边缘模糊,云顶可扩展形成砧状。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无法支撑冰雹粒子继续上升时,它们就会以冰雹的形式从云中降落。
冰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伴随着雷暴天气。在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将水滴送到较冷的中部,在那里它们可能冻结成冰晶或过冷水滴。这些冰晶和过冷水滴在云中不断碰撞和合并,逐渐增长形成冰雹的核心。当冰雹增长到足够大,其重量超过上升气流的承载能力时,就会从云中落下。
冰雹的直径通常在5毫米到50毫米之间,大的冰雹甚至可达30厘米以上。它们可能以球形、锥状或不规则形状出现。
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的大陆地区,山区比平原更常见,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更常见。在中国,冰雹多发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尤其是4月到7月。
需要注意的是,冰雹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天气现象,它可以对农业、建筑物和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冰雹的预测和预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