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工程的具体需求和地形条件。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
方格网法
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
将场区划分为若干正方形网格,边长可以取为5m、10m、20m等。
在格网点测定四个点位的高程值,每一格网按照四角高程的平均值取为最终的计算值。
用该计算值与设计值的差值作为填挖方的高差值,总的土石方量为所有方格高差值与方格边长的乘积之和。
等高线法
适用于地面起伏较大、坡度变化较多的场地。
利用等高线图,计算场地的平均高程。
工作内容与步骤与方格网法类似,但计算场地平均高程的方法不同。
断面法
适用于狭长地带,如公路、渠道、沟道等路基土方的计算。
通过测量两端横截面的面积与断面间的距离,计算土方量。
该方法简单,但仅适用于同时为挖方或填方的情况,若断面图中既有挖方也有填方,需要找零界点,计算难度较大。
不规则三角网法(DTM法)
利用地面采集的离散高程点,按照一定的构网规则形成空间三角网结构模型。
按照三棱柱的计算方法计算每个三棱柱的体积,最后累加获得所有三棱柱的体积。
适用于地形复杂、不规则的场地,精度较高,但数据量大。
区域土方量平衡法
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和土方平衡要求,确定各田块的设计高程。
计算各田块的挖方和填方量,并进行修正,最终汇总得总土方量。
平均高程法
根据各个格田现状高程点,初步拟定各格田设计高程。
按各现状高程点控制面积的权重,计算各格田的挖方、填方,并汇总得总土方量。
在选择土方量计算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工程的地形条件、精度要求、计算复杂度及成本等因素。例如,在地形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不规则三角网法(DTM法)是较好的选择;而在地形较为平坦且计算速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方格网法则更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