梼杌(táo wù)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主要出自两部古籍:
1. 《山海经》:这是一部古代地理志怪书,其中描述了梼杌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凶猛和强大的神兽,具有老虎和狼的特征,身体宽阔、肌肉发达,覆盖着厚重的暗色毛皮。梼杌的形象还体现在其头部特征,如锋利的獠牙和锐利的眼神,以及类似公羊的大型、弯曲的角。

2. 《左传·文公十八年》:在这部古典文献中,梼杌被提及作为上古时期四凶之一,与颛顼帝的不肖子相关联,描述为顽固不化、桀骜不驯的人物,后来梼杌一词也被用来比喻恶人。
这些记载说明梼杌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神兽和隐喻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