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比赛中,阻挡犯规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
1. 防守球员未能占据合法的防守位置,即在进攻球员到达之前未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双脚着地的防守位置,或身体的垂直圆柱体有超出的动作。
2. 防守球员在移动中与进攻球员发生身体接触,导致进攻球员失去控制或改变行进方向。
3. 防守球员在对方运球或转身时,将身体或手臂放在对手的身体前方,或用手臂、肘部、膝盖等身体部位进行碰撞,从而让对手失去平衡或无法移动。
4. 防守球员在对方进攻时,使用身体部位进行推挤、撞击等动作,造成对方的身体接触,但接触的力量和方式不能过于粗暴。
5. 防守球员在对方持球突破时,不是向后或向两侧后撤步,而是主动与持球队员造成非法的身体接触。
判定阻挡犯规时,裁判员会考虑以下因素:
行进路线:观察被阻挡球员的行进路线,判断阻挡是否明显。
故意和主动阻挡:观察阻挡行为是否是故意的和主动的。
接触程度:考虑阻挡行为对被阻挡球员的影响程度。
位置和时间:考虑阻挡行为发生的位置和时间,是否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新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防守球员在防守过程中可以使用身体部位与对手产生一定的接触,但必须确保接触是合理的,否则可能被判定为阻挡犯规。如果防守球员已经合理站位,而进攻球员仍然强行冲撞,则可能判定为进攻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