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包括灌溉、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步骤。以下是详细的种植指南: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
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3000-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基肥。
翻耕土壤,深约25-30厘米,整平耙细,做成宽1.2-1.5米的高畦或平畦。
种子处理与播种
使用当年采收的新种子,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
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后置于湿润纱布或麻袋中,保持温度在20℃左右,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初,条播或穴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用种量约2-3公斤。
播种后覆盖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再覆盖一层稻草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灌溉与排水
播种后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生长期间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证植株生长需要。
雨水过多或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以防病害或烂根。
除草
出苗后及时疏苗补苗,结合疏苗进行除草。
苗期除草宜用手薅或浅锄,以后可进行中耕除草。
施肥
中耕后进行2-3次追肥,注意当年宜少施,第2年辅以磷钾肥,促使根部粗壮。
封垄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钾肥,施后随即培土。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斑枯病、根腐病及蚜虫等。
发病初期可摘除病叶,喷1:1:100的波尔多液。
虫害如凤蝶幼虫,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喷洒。
定植
定植成活后,当苗高有5公分时进行除草处理,第二次在苗高有10公分时进行。
保持土壤不干不湿,雨季要经常排水,干旱季节增加水分。
以上步骤摘自不同时间发布的资料,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希望这些信息对您种植白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