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算法,也被称为“铺地锦”,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乘法的方法。以下是格子算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画格子
根据两个因数的位数确定格子的行数和列数。
例如,两个三位数相乘,则画一个3×3的格子。
写因数
将两个因数分别写在格子的上方和右侧。
因数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常是顺时针或逆时针。
计算乘积
对于格子中的每个小格子,记录对应的两个数字相乘的积。
如果乘积是一位数,则十位用“0”补足。
斜线相加
将同一斜线上的数字相加,注意满十时要进位。
例如,计算46×75时,从右下到左上的顺序,将斜线上的数字相加。
得出结果
最后,从格子中得出最终的乘积结果。
举例来说,计算46×75:
1. 画一个3×3的格子。
2. 将46写在上方,75写在右侧。
3. 计算每个小格子的乘积并记录:
6×7=42,记录4在右上方格的左上角,2在右下角。
6×5=30,记录3在右上方格的右上角,0在右下角。
4×7=28,记录2在左上方格,8在左下角。
4×5=20,记录2在左上方格的右上角,0在左下角。
4. 斜线相加:
从右下到左上:2+0+8+2=12,写下2,进位1。
从右下到右上:2+3+0+4=9,写下9。
从右下到左下:2+0+2+4=8,写下8。
从右下到左上(进位后):1+2+0+4=7,写下7。
5. 最终结果:
从左下角开始,逆时针读数,得到3450。
这就是格子算法的基本计算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格子算法允许你自由选择先计算哪个格子,增加了计算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