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是由荷兰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在1989年圣诞节期间开发的。当时,他在阿姆斯特丹,为了打发时间,决定创建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ABC是一种教学语言,Guido认为它优美且强大,但因其非开放性而未能成功。因此,在Python中,Guido避免了这一错误,并实现了ABC中未实现的一些特性。
Python的设计受到了Modula-3的影响,并融合了Unix shell和C语言的编程习惯。1991年,Python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版本发布,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解释型程序设计语言,能够调用C语言的库文件。Python自诞生之初就具备类、函数、异常处理等面向对象特性,以及列表、字典等核心数据类型和基于模块的扩展系统。
Python因其简洁、易读和可扩展性,被广泛应用于系统管理、Web编程、科学计算等领域。它拥有众多的开源科学计算软件包,如NumPy、SciPy和matplotlib,使其成为一个强大的编程环境,特别适合处理实验数据、制作图表,甚至开发科学计算应用程序。
Python 2.7已于2020年1月1日停止支持,当前只有Python 3.9及后续版本得到官方的完全支持